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海区太平洋鲱孵化腺及其分泌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引用本文:阎淑珍.黄海区太平洋鲱孵化腺及其分泌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J].海洋与湖沼,1991,22(4):300-303.
作者姓名:阎淑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济南,250100
摘    要:于1979—1983年以扫描电镜并辅以光镜观察了黄海区太平洋鲱的孵化腺及孵化酶颗粒。观察结果表明,胚胎发育期有孵化腺发生。腺细胞的发生始自尾鳍期;初发生分布于头部背面、前额、眼与听囊背缘表皮中,腺细胞较稀疏,随着胚胎的发育,腺细胞逐渐扩展分布于6—7对肌节处的体背表面,以及胚体与卵黄囊交界处;至孵化前期腺细胞分布密集,腺细胞质中充满孵化酶颗粒,9—16颗不等,用硼砂洋红染色呈桃红色。孵化酶颗粒自腺细胞顶部分泌出,它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扫描电镜观察分泌颗粒有两种:早期分泌出的颗粒似花朵状,晚期分泌出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桑椹状;孵化腺为胚胎期的一种单细胞腺体,孵化后2—3d便从表皮中消失。太平洋鲱的孵化,正是由于孵化腺分泌的孵化酶软化了卵膜,从而使胚胎较容易的破膜而出。

关 键 词:  鱼类  孵化腺  分泌颗粒  扫描电镜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