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石榴石中金红石出溶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杨家喜,赵玉.石榴石中金红石出溶机制探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3,25(4):40-43.
作者姓名:杨家喜  赵玉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文献中已有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石榴石有金红石出溶的报道,但其出溶的机制还未被研究.单斜辉石中的Eskola辉石组分M0.5AlSi2O6与一般辉石组分M2Si2O6在超高压条件下一道进入石榴石,将在石榴石中出现SiⅥ+0.5□Ⅷ=AlⅥ+0.5MⅧ偶合置换,产生偏离化学计量的、超硅和亏铝的石榴石端元组分M2.5(AlSi)Si3O12.由于石榴石中Ti+4对Si+4的部分替代,这种偶合置换的形式实际为(Si,Ti)Ⅵ+0.5□Ⅷ=AlⅥ+0.5MⅧ,它是理解石榴石中出溶金红石的关键.这种偶合置换的消失,将导致金红石的出溶M3-0.5n-0.5x(Al2-n-xSinTix)(Si3-yTiy)O12(出溶前石榴石)=(1-n)/2-x/2]M3Al2Si3O12(正常石榴石)+(n/2+x/2)M2Si2O6(辉石)+(x+y)TiO2(金红石)+(3n/2+x)/2 -y]SiO2(石英),其中n+x为这一偶合类质同象置换的程度.如果(3n/2+x/(2-y)]≤0,石英将不存在,上式中金红石的系数将达到最大值3(n+x)/2.通过实例分析,可知这种偶合置换的程度与SiⅥ+MⅥ=AlⅥ+AlⅥ和SiⅥ+NaⅧ=AlⅥ+MⅧ偶合置换相比要低的多.实际的出溶反应还有原石榴石中后两种偶合置换消失所导致的出溶反应的贡献,而且对出溶的富Na单斜辉石是主要的贡献.给出的分解反应的逆反应,揭示了形成具有这一偶合置换的石榴石的另一种途径.

关 键 词:偶合置换  出溶  石榴石  超高压变质作用
文章编号:1007-9955(2003)04-0040-04
修稿时间:2003年3月3日

A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EXSOLUTION OF RUTILES IN GARNETS
YANG Jia-xi,ZHAO Yu.A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EXSOLUTION OF RUTILES IN GARNETS[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2003,25(4):40-43.
Authors:YANG Jia-xi  ZHAO Yu
Abstract:
Keywords:couple substitution  exsolution  garnet  UHP metamorphism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