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中地区震旦系洋水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8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贵阳550004;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8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8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贵阳55008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第二批整装勘查项目;国家级整装勘查项目;中国地调局项目;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科研项目
摘    要:为重建黔中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古海洋环境,选取小河磷矿(XH)、息烽磷矿(XF)含磷岩系剖面,通过系统采样及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揭示古海洋环境对磷块岩沉积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磷矿成矿受黔中古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的无障壁海岸海滩环境控制。陡山沱期洋水组磷块岩Sr/Ba值一般大于1,均值分别为1.90 (XH)和0.95 (XF),而澄江组沉积物Sr/Ba值均小于1,均值分别为0.11 (XH)和0.18 (XF),说明沉积环境由澄江期的湖泊相转变为陡山沱期的海相。小河剖面V/Cr和Ni/Co均值分别为1.77和2.17,息烽剖面V/Cr和Ni/Co均值分别为1.26和2.83,均位于弱氧化—氧化区间。息烽磷矿磷块岩δCe为0.75~0.95,均值0.85,小河磷矿磷块岩δCe为0.74~1.09,均值0.88,Ce负异常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增大,显示沉积环境由次氧化—氧化的转变。这种氧化转变不仅造成了浅水富磷海岸大洋生产力的提升,进一步促使与生物作用相关的磷块岩沉积,同时造成的生命演化也改变了大洋含氧结构,因此成磷环境的氧化转变是对新元古代氧化事件与生命演化的响应。

关 键 词:黔中地区  陡山沱期  磷矿  洋水组  地球化学  古海洋环境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