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水北调东线“分期实施、先通后畅”简析
引用本文:刘昌明,许越先.南水北调东线“分期实施、先通后畅”简析[J].地理研究,1983,2(3):96-99.
作者姓名:刘昌明  许越先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摘    要: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是从长江下游江都抽水站抽水,大致沿大运河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至东平湖,输水干线长646公里(见图)。1990年工程完成后,预期提供苏北、皖北、鲁西南工农业用水,可提高现有2100万亩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增加旱改水的面积400万亩,使水稻种植面积扩一大到1400万亩,水稻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95%,旱作物灌溉保证本提高到75%增加工矿供水7.34亿立方米1]。此外,还可为航运与水产的养殖提供水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