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合理调整上海郊区棉花生产布局问题
引用本文:程潞,吴永兴.合理调整上海郊区棉花生产布局问题[J].地理研究,1986,5(2):104-104.
作者姓名:程潞  吴永兴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硕士
摘    要:上海郊区在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下,农产品产需矛盾越来越大.减少棉花种植,扩大粮田生产,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将有助于促进郊区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促进多层次复合式大农业生产的发展. 棉田减少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必须贯彻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各类地区分工各有侧重以利于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原则.在缩减棉花生产规模的同时,必须合理调整棉田布局.首先应在八十年代逐步缩减近郊粮、棉、菜三夹种地区.第二步在九十年代逐步缩减或甚至于取消近郊各县的棉花种植.今后,棉花种植应相应集中在南汇、奉贤及金山县南部沿海地区,棉田占耕地比例可在30-40%;崇明东部和北部地区,棉田比例宜在30%左右.近郊环城地区应以蔬菜专业化生产为主;其他地区应以动物性副食品生产为主,自给性粮食生产为辅,适当发展多品种经济作物;西部地区应以稻谷生产为主,积极发展淡水养殖和畜牧生产,适当发展水生蔬菜和水生经济作物;海岸带滩地资源的开发则以淡、海水养殖和奶牛为主体的畜牧生产为主,适当发展饲料和多品种经济作物.


Rational Readjusting the Cotton Location in Shanghai's Suburb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