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塔里木西南地区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对剥蚀与同沉积影响褶皱冲断带变形的启示
引用本文:洪晨,张亮,林秀斌,孙迪,陈汉林,陈才,程晓敢,章凤奇.塔里木西南地区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对剥蚀与同沉积影响褶皱冲断带变形的启示[J].第四纪研究,2022(3):692-703.
作者姓名:洪晨  张亮  林秀斌  孙迪  陈汉林  陈才  程晓敢  章凤奇
作者单位:1. 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20104003和419722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批准号:2019FZA3008、2019QNA3013和2021XZZX005)共同资助;
摘    要:构造变形与地表过程相互影响,但前人研究主要关注构造变形如何塑造地貌,而对地表过程如何影响构造变形尚有待研究。研究区塔西南褶皱冲断带主要经历了三叠纪末和新生代两期逆冲变形过程。在这两期变形过程中,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共同对变形施加影响,形成了山前逆冲断层突破地表、盆地内断层远距离传播的现今构造样式。因此,本研究以塔西南褶皱冲断带地质模型为基础,开展剥蚀和同沉积这两个地表过程对褶皱冲断带变形影响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合塔西南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在双滑脱层条件下,设计了3组实验模型,包括未施加剥蚀和同沉积的参照模型A、同时施加差异剥蚀和同沉积的模型B、同时施加剥蚀夷平和同沉积的模型C。在第一期变形结束后,三组模型变形样式相似,在没有上覆沉积物的负载作用时,变形均未向盆地内部远距离传播。在第二期变形结束后,模型A山前与盆地内部构造以及地形坡角差异不大,变形前锋最远可达106 cm;模型B在山前和盆地内部的地形坡度为14°以及4°,变形前锋最远可达96 cm;模型C在山前和盆地内部的地形坡度为20°以及5°,变形前锋最远可达89 cm。实验结果表明:1)早期剥蚀作用会降低逆冲楔体的地形坡度,从...

关 键 词:物理模拟  褶皱冲断带  多期构造叠加  剥蚀  同沉积  塔里木西南地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