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砾岩型红土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引用本文:程立群,刘剑波,任学义,吴国学.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砾岩型红土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世界地质,2015,34(1):120-126.
作者姓名:程立群  刘剑波  任学义  吴国学
作者单位:1. 河北省地矿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 秦皇岛 066001; 2.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摘    要:红土型镍矿是基性、超基性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的环境下,经过风化--淋滤--沉积富集而成。基性、超基性岩是此类矿床的成矿母岩。因此,以往针对红土型镍矿的找矿勘探首先是寻找基性、超基性岩。笔者近期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Kolaka县发现了一种新型红土镍矿床,该矿床成矿母岩并非是基性、超基性岩,而是砾石成分以超基性岩为主的一套砾岩。为了区分传统意义上由基性、超基性岩风化淋滤形成的红土型镍矿,笔者将其称为砾岩型红土镍矿。该矿床的结构分带由上往下可分为:腐植土层、红土层、强风化砾岩层、半风化砾岩层、砾岩层,镍矿体主要分布于半风化砾岩层中。初步认为矿床是由砾岩经过风化--水解-淋滤-沉淀富集等作用形成的。

关 键 词:砾岩型红土镍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印度尼西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