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孢粉资料定量重建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时期的古气候
引用本文:穆会双,许清海,张生瑞,浑凌云,李曼玥,胡亚楠,李阳,谢飞.孢粉资料定量重建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时期的古气候[J].第四纪研究,2015,35(3).
作者姓名:穆会双  许清海  张生瑞  浑凌云  李曼玥  胡亚楠  李阳  谢飞
作者单位:1. 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石家庄050024;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石家庄050024
2. 河北工程大学,邯郸,056038
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家庄,050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重点学科基金共同资助
摘    要: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文化及古人类演化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古人类及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地层年代方面,对古人类生存时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较少,更未见定量研究.本文利用最终筛选后的420个表土和83个地层样品的孢粉数据,采用MAT(modern analogue technique)方法定量重建了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220~85ka B.P.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序列.依据孢粉定量重建的气候变化序列与大西洋-太平洋深海氧同位素和南极冰芯记录的MIS 5、MIS 6和MIS 7阶段有较好对应.冰期时,泥河湾盆地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年均降水量比现在多200~400mm;间冰期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约1℃,或与现在相近,年均降水量也与现在相近.冰期时,泥河湾盆地的古气候相对稳定,间冰期时波动频繁.侯家窑古人类生活在大理冰期(MIS 6阶段),气候寒冷湿润,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侯家窑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侯家窑人已学会适应和抵御严寒的气候环境.

关 键 词:泥河湾盆地  侯家窑遗址  孢粉  现代类比法(MAT)  古气候定量重建

POLLEN-BASED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EOCLIMATE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HOUJIAYAO RELIC SITE IN NIHEWAN BASIN OF CHINA
Abstract:
Keywords:Nihewan Basin  Houjiayao Relic Site  pollen data  Modern Analogue Technique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  paleoclimat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