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山前复杂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
引用本文:郭文建,姜颜良,卞保力,袁波,张学才,吴孔友,孙文洁,李天然.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山前复杂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演化[J].西北地质,2023(4):62-74.
作者姓名:郭文建  姜颜良  卞保力  袁波  张学才  吴孔友  孙文洁  李天然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 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层圈闭描述及有效性分析技术研究”(2017ZX05001003-004)联合资助;
摘    要: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紧邻北天山山前,构造变形错综复杂。山前发育的三排构造的形成时间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对演化过程中褶皱和断裂的变形叠加特征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解释、平衡剖面恢复、构造物理模拟等研究手段,结合断层滑移距、伸展压缩速率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叠加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1)南缘中段三排构造自南向北,变形强度由强变弱;第一排背斜受控于基底卷入型断裂体系,第二、三排背斜受控于顺层滑脱型断裂体系,构造之间具有形成递进的演化关系,叠加形成多种复合构造样式。(2)断层滑移距总体“由深至浅”逐渐变小,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主干断裂滑移距存在明显的拐点,是多期次活动的有力证据。(3)基底大型逆冲断裂是先存断裂,后期继承性发育;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是褶皱作用发生在逆冲断裂之前,后期表现出边断边褶特征;滑脱型褶皱–冲断带是冲断和褶皱同时或冲断先于褶皱形成。(4)第一排背斜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第二排背斜在此时期形成微弱雏形,并在古近纪末期形成明显轮廓;第三排背斜形成于新近纪末期;第四纪至今的强大挤压作用使3排背斜被断裂强烈改造。

关 键 词:构造样式  变形特征  断层滑移距  构造演化  构造物理模拟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