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黑色页岩岩相分类与沉积环境恢复
引用本文:王岚,李文厚,刘群,王大兴,张盟勃,白斌.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黑色页岩岩相分类与沉积环境恢复[J].古地理学报,2023(3):598-613.
作者姓名:王岚  李文厚  刘群  王大兴  张盟勃  白斌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 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黑色页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广阔的页岩油勘探前景。在大量岩心、薄片和地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长7黑色页岩的岩相类型、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剖析,利用微量元素指标对其形成期古环境和页岩成因机制进行研究。按照“有机质丰度—岩矿组成—沉积构造”分类标准,将长7划分出3类岩相,其中长73底部发育极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向长72过渡为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粉砂质页岩,长71发育贫有机质块状粉砂质泥岩。自长73到长71,随着湖盆萎缩和三角洲推进,黏土矿物、有机质和黄铁矿含量以及纹层发育程度逐渐降低。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和长期稳定的深水湖泊环境为藻类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条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长73极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湖盆生产力极高、水体缺氧甚至硫化的强还原环境,因受火山活动和湖底热液的影响而富含胶磷矿和Ni、Cu、Mo等营养元素,是国内罕见的富铀页岩。结合古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长7黑色页岩的成因机制为强烈构造运动下火山活动、...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富有机质页岩  岩相  沉积环境  成因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