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水北调地下水回补对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表形变响应及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田苗壮.南水北调地下水回补对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表形变响应及控制因素[J].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6-2024010006.
作者姓名:田苗壮
作者单位:1) 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所,北京,100195;2) 城市地下水安全防控技术创新基地,北京,100195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编号:Z191100001419007)、(编号: Z231100003823006)和北京市财政项目(11000022T000000440128)的成果
摘    要:2014年南水进京后,持续开展地下水回补对于遏制和减缓地面沉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地下水回升由此带来的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地面沉降与回弹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深入探讨和研究回补时间、回补量、回补地点与水位及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了解地表形变发生机理和识别主控因素,为后续如何科学回补,发挥最大化水资源回补效益、对地面沉降防治和超采区治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以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区域为例,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 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形变信息,并结合区域分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层沉降变化等多手段进行耦合,查明研究区地表形变与多因素之间的响应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南水持续回补导致区域地面沉降减缓,并在牛栏山地区出现地表抬升,抬升范围也随着水位上升逐渐向中下游扩展,2022年最大回弹速率达46.9 mm/a;地表形变具有明显的受断裂所控制的第四系沉积差异特性,以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和南口—孙河断裂所分割的后沙峪凹陷范围内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地下水位变幅与富水性差异决定水位上升范围与响应变化,而沉积构造作用所造成第四系沉积差异在地下水流向上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结果为地面沉降防控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开展地下水科学回补和方案优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 键 词:南水北调  地表形变  潮白河  地面沉降  地表抬升  富水性
收稿时间:2023/5/26 0:00:00
修稿时间:2023/12/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