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南羌塘坳陷泥质烃源岩评价及有利生烃区预测
引用本文:李高杰,夏国清,伊海生,季长军,杨嘉宝.西藏南羌塘坳陷泥质烃源岩评价及有利生烃区预测[J].地质论评,2020,66(5):1241-1259.
作者姓名:李高杰  夏国清  伊海生  季长军  杨嘉宝
作者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4)核工业二八研究所, 四川广汉,6183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41772105)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 121201150000101- 01)的成果
摘    要:羌塘盆地是中国特提斯域面积最大、最具有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盆地内沉积有多套泥质烃源岩层,其中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中—下侏罗统曲色—色哇组以及上侏罗统安多组三个层段生烃潜力巨大。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南羌塘坳陷中生界上述三套泥质烃源岩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并对它们的生烃有利区进行了预测,探讨了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结果显示土门格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偏低,有机质类型主为Ⅱ型,热演化程度较高,整体为差—中等生油岩,主力生烃坳陷位于分布在双湖多普勒乃—查郎拉和安多达卓玛—土门一带;曲色—色哇组有机质类型较好(Ⅱ1型),但有机质丰度偏低,且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属差生油岩,有利生烃区主要位于西部昂达尔错、中部扎曲乡和东部达玛尔地区,同时在双湖毕洛错地区发育一个相对局限的优质烃源岩区;安多组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类型好(Ⅱ1型),处于生油高峰的成熟阶段,为好生油岩,但分布局限,主要位于安多114道班地区。沉积环境是南羌塘坳陷优质泥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土门格拉组时期,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以及海—陆过渡环境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为该套优质泥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对于曲色—色哇组,广海边缘外陆棚体系不利于有机碳的沉积和埋藏,而相对局限的障壁—潟湖沉积环境则是优质烃源岩的有利形成区;上侏罗统安多组深水台沟相低能、静水的还原环境,以及浅水区稳定的有机质供给促进了该区富有机质黑色岩系的形成。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明确羌塘盆地主力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羌塘盆地    中生界    泥质烃源岩    有利生烃区    控制因素
收稿时间:2020/7/18 0:00:00
修稿时间:2020/8/2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