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新世-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
引用本文:方小敏,吴福莉,韩文霞,王亚东,张玺正,张伟林.上新世-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J].第四纪研究,2008,28(5):874-882.
作者姓名:方小敏  吴福莉  韩文霞  王亚东  张玺正  张伟林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5CB42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1171)联合资助
摘    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与亚洲季风区密切关联的一个环境系统,其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全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揭示其干旱化过程和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亚洲内陆干旱区柴达木盆地中央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的初步研究,表明5.3Ma时湖泊周围已分布着以蒿属、藜科、麻黄、禾本科等为主的草原,气候已经变干,由此期较高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及碳酸钙含量表明湖泊演化处于沉积碳酸盐和少量硫酸盐阶段;3.4Ma后草本植物含量略有增加,但离子含量普遍降低,推测气候季节性增强;2.6Ma后耐旱植物花粉含量与盐度指标均呈现明显长期增加趋势,气候快速向更干旱方向发展。

关 键 词:柴达木盆地  孢粉记录  盐类指标  干旱化
收稿时间:2008-07-28
修稿时间:2008-08-0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