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天山构造带晚侏罗世构造隆升与沉积学响应
引用本文:查显锋,李平,高晓峰,计文化,茹乾,王志华.北天山构造带晚侏罗世构造隆升与沉积学响应[J].沉积学报,2022,40(5):1250-1264.
作者姓名:查显锋  李平  高晓峰  计文化  茹乾  王志华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65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1212010881632
摘    要:天山构造带是经历了多期次隆升—剥蚀过程而呈现今地形地貌特征的。在北天山山前的准噶尔盆地南缘雀尔沟一带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中发现一系列软沉积变形构造,如负载构造、液化砂岩脉、纹层卷曲变形、V型地裂缝等,属于典型的地震岩,为探讨晚侏罗世构造—沉积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载体和时限约束。对喀拉扎组古水流方向及砾石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喀拉扎组主要物源来自南侧依连哈比尕山地区石炭纪的火山—碎屑岩系。结合相对构造变形序列,认为北天山构造带—准噶尔盆地南缘于晚侏罗世(喀拉扎组沉积期)发生强烈的构造抬升,形成早期山前断裂带及喀拉扎组地震岩事件沉积。区域构造—沉积过程分析表明,沿北天山构造带—准噶尔盆地南缘边界断裂发生的多期次隆升、逆冲构造,揭示了盆—山构造边界和盆地沉积边界向北迁移的动态演化过程。多阶段构造隆升的动力学机制尚不明确,进一步开展构造—沉积过程研究以精细刻画盆—山结构动态演化过程,可能是理解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地震岩    喀拉扎组    晚侏罗世    构造隆升    北天山构造带
收稿时间:2021-01-10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