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东部和重庆地区三叠纪海相红层分布及时代
引用本文:薄婧方,姚建新,林宝玉,刘惟庆,李明.四川东部和重庆地区三叠纪海相红层分布及时代[J].地质学报,2019,93(2):285-301.
作者姓名:薄婧方  姚建新  林宝玉  刘惟庆  李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地层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地层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地层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地层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地层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02025,4147203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60126,12120114026701,DD20160120 04,DD20160345)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15FY310100)资助的成果。
摘    要:在综合分析四川东部和重庆地区的三叠纪地层资料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研究区三叠纪海相红层的分布格局和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四川东部和重庆地区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初步识别出5组12段海相红层,分别是:飞仙关组(大冶组)红层(印度阶)、嘉陵江组红层(奥列尼克阶)、雷口坡组(巴东组)红层(安尼阶)、天井山组红层(拉丁阶)和马鞍塘组红层(卡尼阶),并将这些红层与相邻地区(湖北中西部和贵州)三叠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所有海相红层均属于滨海-浅海陆棚相红层,四川东部和重庆地区三叠纪海相红层的碎屑物质及Fe_2O_3主要来源于康滇古陆和龙门山等高地。同时,文中还探讨了四川东部和重庆地区三叠纪海相红层纵向分布与古气候、古纬度、水深、植被、矿产、岩石颜色、构造运动等之间的关系。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全国乃至全球三叠纪海相红层分布规律研究和时代对比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关 键 词:三叠纪  海相红层  陆棚红层  四川东部  重庆
收稿时间:2018/9/25 0:00:00
修稿时间:2018/11/20 0:00:00

Distribution and age of the Triassic marine red beds in easter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bstract:
Keywords:Triassic  marine red beds  shelf red beds  eastern Sichuan  Chongq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