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北围场地区发现早白垩世七鳃鳗化石
引用本文:郭新宇.河北围场地区发现早白垩世七鳃鳗化石[J].地质学刊,2022,46(3):260-265.
作者姓名:郭新宇
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古生物研究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委组织部重点项目(Z20177187),河北地质大学专项研究基金项目(TS2017-001)
摘    要:七鳃鳗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特殊无颌类脊椎动物。因其仅发育脊索上的小软骨片及口腔内的角质齿,一般很难保存为化石。国内外现存的七鳃鳗化石记录很少,例如南非晚泥盆世的Priscomyzon riniensis、北美石炭纪的Mayomyzon pieckoensis和Hardistiella montanensis,还有我国内蒙古下白垩统义县组的Mesomyzon mengae。近几年,在河北承德围场地区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鱼类化石,其中就有七鳃鳗化石,表明围场地区是继内蒙古宁城之后我国第二个重要的早白垩世七鳃鳗化石产地。研究了产自围场地区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3件七鳃鳗化石标本(MHGU4270、MHGU4271、MHGU4272),化石保存基本完整,可见吸盘、眼、鳃囊、肌节、背鳍、后背鳍、尾鳍等构造。成年期个体(MHGU4270、MHGU4271)体长为24~27 cm,体高为1.9~2.0 cm;非成年期个体(MHGU4272)体长约为17.0 cm,体高约为1.2 cm,明显大于内蒙古宁城地区发现的孟氏中生鳗。根据形态结构特征,认为这3件七鳃鳗化石应为一个新的属种,将其命名为围场河北鳗(Hebeimyzon weichangensis gen. et sp. nov.)。围场中生鳗(新属、新种)的发现不仅为我国早白垩世七鳃鳗化石的研究增添了新材料,扩大了研究的区域范围,而且对进一步深化研究早白垩世七鳃鳗的演化历史、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关 键 词:七鳃鳗化石  早白垩世  围场地区  河北

Discovery of Early Cretaceous fossil lampreys from Weichang area, Hebei Province, China
Guo Xinyu.Discovery of Early Cretaceous fossil lampreys from Weichang area, Hebei Province, China[J].Jiangsu Geology,2022,46(3):260-265.
Authors:Guo Xinyu
Abstract:
Keywords:fossil lamprey  Early Cretaceous  Weichang area  Hebei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