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区域性地磁长期变化的探讨(英文)
引用本文:郭启华,林云芳,曾小平,姚同起.关于区域性地磁长期变化的探讨(英文)[J].地震研究,1986(1).
作者姓名:郭启华  林云芳  曾小平  姚同起
作者单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启华,林云芳,曾小平),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姚同起)
摘    要:震磁效应信息的提取是在强干扰的背景上进行的,按现在的认识,震磁效应是微弱的。因此,在判断震磁效应信息之前,除了要弄清楚变化场的背景规律外,还须弄清楚基本场长期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本文采用我国及其邻近地区1955—78年50个地磁台站三要素(磁偏角D,水平强度H和垂直分量Z)实测年均值资料,用“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计算、绘制并分析研究了北纬10°—64°、东经75°—153°这一区域内地磁场各要素(D,H,Z等)长期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长期变化有大尺度的区域性差异,如垂直分量Z的等变线1965,0年代以前在我国南部出现了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折,其它地区仍在下降。1975,0年代转折移动至华北南部,1978,0年代整个中国地区都现生了转折。同样,其它要素亦有类似的时空分布特征。 2)我国地球磁分布比较均匀,表现出受东亚大陆磁异常控制的整体性特征。 3)“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不仅适用于较大的区域,而且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