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热灾害链的结构、成因及强震趋势分析
引用本文:李德威,郝海健,刘娇,周洋,陈桂凡,梁桑.华北热灾害链的结构、成因及强震趋势分析[J].地学前缘,2013,20(6):102-108.
作者姓名:李德威  郝海健  刘娇  周洋  陈桂凡  梁桑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调查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重大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246,121201122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88)
摘    要:华北地壳热活动强烈,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华北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群发性、连发性、关联性特征,组成热灾害链。华北热灾害链的典型结构是跨年度干旱-异常路径台风-异常降雨-异常海冰-强震-异常降雨,受控于源于渤海和青藏高原的下地壳不均匀流动形成的 “热河”及其热能有规律地积累与释放,渤海放射状下地壳热流系统与地幔软流圈底辟作用有关。当前华北热灾害链已经有序演变到地震阶段,近5年内在韧性下地壳中6条“热河”的6个撞击区可能发生多个强震,流经辽东湾向北东方向流动的下地壳“热河”撞击区、临汾-太原-大同下地壳“热河”与流经渤海湾-通县-沙河下地壳“热河”的夹击区危险性最大,应当尽快系统监测与热流体有关的地震前兆异常,科学开展地震短临预测。查明华北韧性下地壳中“热河”的三维动态演变,系统梯级开发各条“热河”的热能资源,对于发展经济、减灾减排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 键 词:热灾害链    机理    下地壳流动    强震预测    华北
收稿时间:2013-07-01
修稿时间:2013-08-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