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模式探讨
引用本文:潘文庆,侯贵廷,齐英敏,张鹏,陈永权,鞠玮.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模式探讨[J].地学前缘,2013,20(5):188-195.
作者姓名:潘文庆  侯贵廷  齐英敏  张鹏  陈永权  鞠玮
作者单位:1.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2.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5029-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攻关课题
摘    要:从影响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研究实例解剖分析,分别从岩性、层厚、风化作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热液改造7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如何控制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各种因素分别控制裂缝发育的概念模型。在考虑单一条件下,认为较粗粒的碳酸盐岩比较细的碳酸盐岩更易发育裂缝;薄层比厚层更易发育裂缝;风化壳顶部比下部更易发育裂缝;断裂附近比远离断裂更易发育裂缝;褶皱的转折端比翼部更易发育裂缝;区域应力场的应力集中部位更易比其他地区发育裂缝。热液改造裂缝可分为水力作用型和后充填型。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构造裂缝  岩性  层厚  风化作用  热液作用  构造作用
收稿时间:2011-10-19
修稿时间:2012-11-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