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洋淀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结构特征
引用本文:闻丽,袁冬海,何连生,郑重,王京刚,崔骏,洪志强,李颖,李俊奇.白洋淀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结构特征[J].湿地科学,2014(1).
作者姓名:闻丽  袁冬海  何连生  郑重  王京刚  崔骏  洪志强  李颖  李俊奇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室;山西阳煤丰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900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9ZX07209-008、2010ZX07320-002和2011ZX07301-004)资助
摘    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白洋淀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NOM)的结构和来源,通过提取自然有机质的UV-Vis图谱特征参数(HIX)发现,与入河口区和水产养殖区的采样点相比,淀区出水口区域采样点的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高,这表明淀区出水口区域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具有较高的芳香碳的结构。白洋淀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0~3 cm深)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腐殖化程度较低。特征参数E2/E3(UV-Vis在波长250 nm和365 nm处吸收率的比值)显示,白洋淀自然保护区采样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主要来自胡敏酸源,河口区和养殖区采样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主要来自生物源,其他采样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自然有机质则同时受到陆源和生物源的影响。

关 键 词:沉积物  间隙水  自然有机质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白洋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