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陈沛君,王团团,杨扬.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14(6).
作者姓名:陈沛君  王团团  杨扬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1B07-04)资助
摘    要:非持久性农药是一类能够在环境中快速降解的农药,但是其被大量使用,将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聚积,经由雨水冲刷或者以灌溉尾水的形式进入地表径流,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威胁饮用水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综述了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的机制,总结了影响去除非持久性农药效率的因素,认为人工湿地是接纳污染水体、截留其中污染物质、促使污染物质转化和去除污染物质的最佳方法。人工湿地主要通过化学水解、物理沉降、基质吸附、植物吸附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机制去除非持久性农药。农药的理化性质、基质性质、植物作用和人工湿地不同运行参数等都会影响非持久性农药的去除效率。以往相关研究未深入阐释人工湿地去除农药的机制;忽视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应用研究;加强和完善以上方面的研究,对利用人工湿地去除非持久性农药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非持久性农药  人工湿地  去除机制  去除效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