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晴天沼泽大气边界层温湿度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尹晓梅,王毅勇,拱秀丽,商炳楠,周勤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晴天沼泽大气边界层温湿度变化特征[J].湿地科学,2014(1).
作者姓名:尹晓梅  王毅勇  拱秀丽  商炳楠  周勤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2BAC19B05);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0101085J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26)资助
摘    要:采用水平分辨率为0.5 km的WRF-CLM3.5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46.8°N~48.75N,132°E~135°E)2011年7月19~20日的大气边界层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物理特征,以及2011年6月6~8日、7月18~20日和8月26~28日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WRF-CLM模式可以较精确地反映研究区沼泽及其周边农田的近地层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差异,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湿地上空气温低于周边农田约1~3℃,相对湿度比周边区域高4%~8%;湿地上空呈现"冷湿岛"中心,相对湿度随高度先增加后降低,高度界线可达900~1 500 m;日落后,沼泽降温增湿作用逐渐削弱,0︰00~2︰00,沼泽与周边区域近地层都发展有较强的逆温层,厚度可达600 m,与之相对应的相对湿度则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影响高度在400~800 m。夜间,沼泽近地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于白天,低空风速小于高空风速;白天午后风速梯度最小,夜间逆温层顶出现低空急流中心。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气边界层高度模拟结果显示,夏季沼泽区晴天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白天边界层发展高度大于夜间,最高值出现在13︰00左右,高度可达约1 900 m。

关 键 词:沼泽  大气边界层  气温  相对湿度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