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晚侏罗世过铝质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的发现: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到陆陆碰撞的地质记录
引用本文:于太极,王璞珺,高有峰,张艳,陈崇阳.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晚侏罗世过铝质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的发现: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到陆陆碰撞的地质记录[J].岩石学报,2024(1):159-177.
作者姓名:于太极  王璞珺  高有峰  张艳  陈崇阳
作者单位: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研究中心;4.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53、41472304、42102129、419723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605402)联合资助;
摘    要: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大洋闭合和陆-陆碰撞是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的重要区域构造事件,它与本区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盆和造山作用都密切相关。准确界定洋壳俯冲、大洋闭合和陆-陆碰撞这三个相互关联地质过程的时空范围是客观认识区域构造演化的前提。然而,这项研究通常难以进行,因为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合适的地质记录。作者在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发现从大洋闭合到陆-陆碰撞相关的过铝质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分别为156±1Ma和155±1Ma,系晚侏罗世岩浆事件产物。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为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较高的铝饱和指数A/CNK(1.32~2.13),较低的MgO+FeOT含量(0.96%~3.37%)和FeOT/MgO比值(2.84~5.02),岩矿鉴定表明它们含绢云母等原生和次生高铝矿物,在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出现刚玉分子(3.77%~9.65%),结合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在花岗岩的S-I-M-A型分类方案相关地球化学图解投影结果,综合表明它们具有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具...

关 键 词:松辽盆地  流纹岩  英云闪长玢岩  过铝质  晚侏罗世  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  陆-陆碰撞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