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传播的时空网络与死亡的区域分异
引用本文:龚胜生,刘晓峥.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传播的时空网络与死亡的区域分异[J].地理研究,2024(2):478-504.
作者姓名:龚胜生  刘晓峥
作者单位: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 地理过程与分析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6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VJXT01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CFA026);
摘    要: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本文从历史医学地理学视角切入,采用历史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大鼠疫的传播网络与死亡分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东北大鼠疫以满洲里为首发地,蔓延东三省、直隶、山东130个县厅,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北京、保定、烟台、济南为鼠疫传播网络的主要节点;(2)东北大鼠疫流行期从1910年10月25日到1911年4月29日,历时197天,可分为萌芽期、扩张期、衰退期3个阶段,春节前后鼠疫流行最炽;(3)东北大鼠疫主要沿铁路和海路干线传播,传播方式以跨点跳跃式为主,以近邻浸染式为辅;(4)东北大鼠疫死亡6万多人,但死亡的空间分异显著,哈尔滨-长春-沈阳铁路沿线区域是鼠疫死亡的重灾区;(5)东北大鼠疫的死亡分异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寒冷的气候环境、年关的人口流动、快捷的铁路交通都是其重要因素。东北大鼠疫激发了公共卫生意识和疫情防控机制的进步,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世界历史鼠疫大流行和现代交通方式对疫情传播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东北大鼠疫  传播时空网络  传播节点  传播方式  死亡强度  死亡区域分异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