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澳大利亚西部地壳规模的剪切带及其对太古代金矿化的意义
引用本文:B.N.Eisenlohr 陶.澳大利亚西部地壳规模的剪切带及其对太古代金矿化的意义[J].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1989(4):5-10.
作者姓名:B.N.Eisenlohr  
摘    要:许多太古代大型后生金矿床与绿岩带中区域性构造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关系,一般它们都位于次级脆-塑性断裂构造中。深源成因的流体沿着一条复杂的途径流动,并在其迁移至地壳较高位置的过程中,与不同的岩性和变质流体再平衡。大多数金矿床产出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都相当于或低于角闪岩相转变为绿片岩相的边界条件,这种条件有利于确定脆-塑性和脆性次级构造并优选出金矿床的构造背景。区域塑性构造和较脆性的次级构造之间的物理梯度确保强烈局部化的瞬时流体流进入到次级构造之中,这里较低的温度和Fe/(Fe Mg)比值较高的容矿岩石有利于金的沉淀。流体的多源成因及与地壳岩石的连续再平衡,被反映在金矿床的不同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上。

关 键 词:澳大利亚  剪切带  太古代  金矿床  矿化作用  分布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