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粤北花岗岩型铀矿盆岭耦合成矿过程与成矿动力探讨
引用本文:祁家明,刘斌,刘文泉,叶永钦,徐争启.粤北花岗岩型铀矿盆岭耦合成矿过程与成矿动力探讨[J].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11-2022010011.
作者姓名:祁家明  刘斌  刘文泉  叶永钦  徐争启
作者单位:1)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本文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2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调查与科研项目(编号:202035 6、202140 2)、中国铀业有限公司—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编号:NRE2021 05)、广东省科技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1112166271152)及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624094530179)的成果。
摘    要:粤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但长久以来,巨大的岩矿时差导致对铀成矿动力的厘定模糊不清,铀矿成因也就具有了多解性。本文在充分总结粤北铀矿已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区内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特有盆山体系与铀矿的内在成因,以独特的视角梳理了岩体—断陷盆地的多次挤压—拉张耦合演化过程与铀成矿动力,认为区内热液型铀矿具有“非造山”成矿特征,其成矿过程受重熔型富铀花岗岩与NE向断陷带深源断裂活动的双要素联合制约,单独的花岗岩浆活动或区域断陷活动都无法独立成矿;同时认为95 Ma时期以NE向南雄断陷盆地为标志的深源断陷活动是铀成矿的主要驱动力,晚期脉岩岩浆并不直接参与成矿,但对铀的活化和沉淀具有较重要的作用;铀成矿流体来自岩体深部早期压扭性断裂韧性变质热流体与后期张扭性断裂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流体受NW—SE向挤压—伸展构造应力转换易在NE向断陷带夹持的NW、NNW向断裂及断陷红盆基底不整合界面成矿,因而是需重点关注的找矿方向。

关 键 词:花岗岩型铀矿  盆岭耦合作用  成矿动力  粤北地区
收稿时间:2021/5/14 0:00:00
修稿时间:2021/12/3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