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研究回顾、进展及展望
引用本文:赵井东,王杰,杨晓辉.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研究回顾、进展及展望[J].冰川冻土,2019,41(1):75-92.
作者姓名:赵井东  王杰  杨晓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摘    要:中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及其演化可为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古气候环境重建提供基础信息及关键证据,正确认知冰川发育条件及正确运用冰川遗迹判别标准又是重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及其演化的关键。中国东部中低山地第四纪期间冰川发育与否,即泛冰川论与有限冰川论的争议由来已久。近年来,山东与周边地区中低山及沿海丘陵带的"第四纪冰川"研究波澜再起。在较系统地回顾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历史及新近出现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冰川发育条件、山地冰川地貌组合、判别原则与识别依据、中国东部数座中高山地存在无争议且形态清晰的冰川地形及其测年资料以及东亚古气候环境演化记录等再次指出:中国东部仅有台湾山地、长白山、贺兰山与太白山等数座主峰海拔超过2 500 m的中高山地保存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冰川作用地形。其余山地及海拔更低的丘陵带在第四纪期间任何一次冰川作用中均未达到与当时冰期气候相耦合的高度,不存在泛冰川作用。已报道的"冰川遗迹"皆为各种形似地质地貌现象的系统误判,其确切成因及环境意义有待深入探讨。

关 键 词:第四纪冰川  末次冰期  冰川地貌  中国东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