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西南原-古特提斯演化研究
引用本文:冯庆来,刘桂春,甘正勤,赵天宇,訾建威,魏月华.滇西南原-古特提斯演化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12):2767-2788.
作者姓名:冯庆来  刘桂春  甘正勤  赵天宇  訾建威  魏月华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3.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4. Johnde Laeter Centre,Curtin Universit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055201、41672222、4187306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编号:基[2011]03-04-02)资助;
摘    要:滇西南发育很好的特提斯地质记录,是研究原、古特提斯的热点地区.本文对保山板块至思茅地块之间的地层学、沉积学及岩浆岩地质记录,进行了历史大地构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原、古特提斯的演化历史.原特提斯蛇绿混杂岩沿云县-勐海一线断续分布于临沧花岗岩基边部及内部,为原特提斯缝合造山带经古特提斯改造形成的残留体.原古特提斯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在寒武纪苗岭世晚期(~505Ma)开始发生俯冲,奥陶纪末期至志留纪初期(约450~442Ma)原特提斯洋盆及残余盆地因两侧陆块碰撞逐渐消失,主碰撞发生在志留纪早期(约442~430Ma),志留纪中期至石炭纪初期(430~355Ma)原特提斯造山带进入后碰撞伸展裂谷盆地演化阶段.泥盆纪早-中期,为古特提斯裂谷盆地演化阶段;古特提斯洋壳形成于泥盆纪晚期,于晚石炭世中期(~310Ma)向东发生俯冲,二叠纪末期(~253Ma)发生初始碰撞,主碰撞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早期(约253~238Ma),拉丁晚期至侏罗纪早期(约238~196Ma)为后碰撞伸展演化阶段.滇西南古特提斯是在原特提斯后碰撞伸展裂谷盆地基础上演化形成,地幔柱活动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历史大地构造  地层层序  原特提斯  古特提斯  构造演化  滇西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