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半岛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级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滕珊,冯秀丽,田动会,姜波,王晓明,姜建新.山东半岛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级分析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Z1).
作者姓名:滕珊  冯秀丽  田动会  姜波  王晓明  姜建新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
摘    要:基于山东半岛泥质区附近四根岩芯沉积物样品的高分辨率取样(1cm)粒度测试分析资料,分析了粒度频率曲线、粒度参数及其粒度组成特点,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了沉积物的敏感性粒级,并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及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泥质区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砂和粘土的含量变化差异较大,粉砂含量变化较小,主要以跃移加悬浮组分为主。发育了大致相同的三个粒级组分,分别是粒组1(1.24μm)、粒组2(1.24~20.45μm)和粒组3(28.84~136.47μm),同时提取出粒组3(28.84~136.47μm)为研究区岩芯的敏感粒级,可以作为山东半岛泥质区的环境替代指标。测年数据和环境代用指标分析表明,敏感粒级平均粒径波动的程度可以反映东亚季风强弱变化,同时百年尺度中,北太平洋涛动和东亚冬季风与研究区沉积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东亚冬季风较强时,岩心敏感粒级平均粒径呈现粗化趋势,同时与NPO指数呈现相反趋势,应用敏感粒级粒径波动来指示气候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