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类地行星热物理条件与热演化影响因素分析——以火星地幔热柱演化为例
引用本文:张健.类地行星热物理条件与热演化影响因素分析——以火星地幔热柱演化为例[J].地质科学,2014,0(3):739-753.
作者姓名:张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4085);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ZZD-EW-TZ-1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1103010102)资助
摘    要: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具有相似的岩石层包围金属核的圈层结构,在行星幔的热演化历史起源方面具有同时性和同源性,并且都在早期变形重力位能加热的基础上随放射性热能衰减而冷却。但是,由于半径、密度、粘度以及表层构造属性等物理条件的差异,其热演化历史各具特色。依据基本的热对流和热传导方程,我们计算分析了类地行星热物理条件差异对行星幔热演化历史的影响。计算表明,类地行星热演化的早期,行星幔热对流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半径较大的行星表面热流密度大,平均散热量也大。半径较小的行星内部温差小,粘滞系数高,对流能力低,提早进入传导散热状态,且传导散热的岩石层也比大行星厚。不同边界层热物理条件下,类地行星幔热演化历史会分别出现逐渐冷却的平稳式、包含热柱上涌的波动式、行星幔幕次翻转的周期式等特点不同的热演化过程。火星内部曾经存在的地幔热柱构造与火星地幔热动力学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我们从火星地幔热动力学演化模型出发,定量计算与地幔热柱构造演化相关的地幔热动力学演化特征,通过三维球壳数值模拟,研究了火星地幔热演化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热柱活动造成的火星热演化历史的非单调变化,火星地幔对流环结构随时间的演变方式,以及与边界相关的地幔热柱对火星地形的影响。

关 键 词:类地行星  物理条件和热参数  热演化历史  火星热柱  动力学过程
收稿时间:2014-01-16
修稿时间:2014-01-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