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星系金属丰度的研究进展(I):定标方法
引用本文:梁艳春 HAMMER Francois 邓李才 赵刚.星系金属丰度的研究进展(I):定标方法[J].天文学进展,2006,24(4):335-361.
作者姓名:梁艳春  HAMMER  Francois  邓李才  赵刚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2]GEPI, Observatoire de Paris-Meudon, 92195 Meudon,Franc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03006、10433010、10573022、10333060、10521001);致谢 衷心感谢审稿人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使我们的文章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对某些部分的描述更为准确.非常感谢邹振隆老师、施建荣及新宇的仔细阅读及宝贵意见和建议.
摘    要:金属丰度是表征星系特征的重要参量,对于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观测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星系(包括近邻星系、中等红移及高红移星系)金属丰度的观测资料。在光致电离模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对于理解星系中金属及恒星成分的累积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估计星系的金属丰度(主要是星际介质中气相的O丰度),介绍和评述了估计星系的O丰度的多种方法,包括电子温度的方法、R23方法以及其他一些“强线”比值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公式,同时介绍了电离星云的物理本质及由光致电高模型估计星系金属丰度的方法.还给出了估计星系的C和N元素丰度的方法.

关 键 词:天体物理学  金属丰度  综述  星系  化学演化
文章编号:1000-8349(2006)04-0335-27
收稿时间:07 12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2005-07-122006-04-17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