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南海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
引用本文:王素芬,唐丹玲.南海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南海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J].海洋通报,2010,29(5).
作者姓名:王素芬  唐丹玲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科院南海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基金
摘    要:利用历史数据和卫星观测,系统分析20多年来(1980年-2003年)在南海海域发生的赤潮事件与环境特征,详细比较赤潮在南海四大区域(北部、东部、南部和西部海区)的区域分布、多发藻种和季节变化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海域赤潮发生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性:赤潮多发区域集中在珠江口附近(中国),马尼拉湾和马辛洛克湾(菲律宾)和沙巴州的西海岸(马来西亚);(2)季节性:在北部海区,赤潮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份,东部海区在5-7月份,西部海区在7月份,而南部海区在全年都会发生;(3)藻种差异性:主要赤潮藻种在北部海区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东部海区和南部海区是扁甲藻(Pyrodinium bahamense);(4)年际变化:不同海域赤潮的多发年份不同,对于整个南海而言,1991-1998年是赤潮的多发年。赤潮发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季风、河流的排放、上升流、以及沿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关 键 词:南海  赤潮  时空分布  环境条件

Analysis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associated with ocean environ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NG Su-fen,TANG Dan-Ling.Analysis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associated with ocean environ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0,29(5).
Authors:WANG Su-fen  TANG Dan-L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