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例强海洋气旋的诊断分析
引用本文:Rogers,E 赵梅.两例强海洋气旋的诊断分析[J].气象科技,1992(3):38-39.
作者姓名:Rogers  E 赵梅
作者单位: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系(EricRogers,LanceF.Bosart)
摘    要:本文介绍了北美东海岸两例(1972年11月16—18日和1982年1月9—11日)强海洋气旋的诊断分析。这两例气旋都沿一强低层斜压带生成,而且它们也都随一接近的对流层高空短波槽而加深。1972年11月16—18日的风暴沿卡罗来纳海岸线,在低层辐合加强和气旋性涡旋的形成有利于早期气旋生成医前方发展起来,在气旋的东北部有效的海洋加热和水汽通量有助于低层斜压性的加强和气旋路径上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当地面低压上游大约300公里处有一普通的对流层中部低槽存在时,气旋开始爆发性加深(35百帕/12小时)。应注意的是,在气旋开始加深阶段,其中心附近有很强的对流和内部特别大的气压梯度,表明非绝热过程在其急剧发展阶段的作用。1982年1月9—11日气旋的形成和加深对对流层中上部旺盛的低压槽/较强的急流系统以及大尺度斜压性的反应,比1972年11月的气旋要强一些。除气旋后部,海洋热通量一般都很小。当气旋爆发性加深时,没有大范围的对流和对流不稳定。1982年的风暴强度达到峰值时是在冷水区,而1972年的风暴达到最大强度时,是在墨西哥湾流的暖水区。在1982年的个例中,上层锋生可以有助于对流层上部低压槽加强和使在下游发展。

关 键 词:海洋  气旋  诊断  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