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鸢乌贼3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作者单位:;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
摘    要:根据2012年2月—2013年5月间在南沙群岛、中西沙群岛和东沙岛海域12个航次采集的3 245尾鸢乌贼样本,测量了胴长、腕长等12项形态参数,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南海鸢乌贼群体进行形态差异分析与判别。结果显示:南海3个海域均分布胴背有或无卵形光斑的鸢乌贼;3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属于种内差异,各群体间在TCL(触腕穗长)/ML(胴长)、FL(鳍长)/ML、HW(头宽)/ML和MW(胴宽)/ML均数差异极显著;前6个主成分形态特征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0.1%、9.6%、9.2%、8.6%、8.2%、7.4%,合计73.1%;3个地理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所建立的鸢乌贼地理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为61.7~78.1%,综合判别率为65.6%。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可划分为东沙、中西沙及南沙3个地理群体。

关 键 词:南海  鸢乌贼  群体结构  形态参数  多元分析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Geographic Cohorts of 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