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西北地区热流史及烃源岩演化
引用本文:龚浩,朱传庆,徐明,单竞男,胡圣标,袁玉松.四川盆地西北地区热流史及烃源岩演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3).
作者姓名:龚浩  朱传庆  徐明  单竞男  胡圣标  袁玉松
作者单位:1.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天津,300191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根据四川盆地西北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数据(Ro)进行的埋藏史和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界与新生界之间不整合面的剥蚀量在1000~2500 m之间.该区在晚二叠世初期达到最高古热流,研究区南部最高古热流达~100 mW/m2,研究区北部为~70 mW/m2.从晚二叠世初到现今古热流持续降低,在~220 Ma时古热流平均为~54 mW/m2.下二叠统烃源岩在二叠纪末达到生油门限.研究区南部,下二叠统及下伏古生代烃源岩短时间内经历了超高古地温,因此具有一次性生烃且生烃时代久远(中二叠世之前)的特点,研究区北部的中、下二叠统和下伏古生代烃源岩存在二次或多次生烃.上二叠统烃源岩在三叠纪达到生油门限并进入生油高峰(成熟早期),之后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又有两次生烃过程.三叠系烃源岩的演化特征与上二叠统相似.

关 键 词:热历史  剥蚀量  热流史  生烃史  川西北

Thermal history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evolu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GONG Hao,ZHU Chuan-qing,XU Ming,SHAN Jing-nan,HU Sheng-biao,YUAN Yu-shong.Thermal history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evolu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J].Progress in Geophysics,2010,25(3).
Authors:GONG Hao  ZHU Chuan-qing  XU Ming  SHAN Jing-nan  HU Sheng-biao  YUAN Yu-sh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