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室内试验的四川峨眉—汉源高速廖山隧道碳酸盐岩溶蚀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李华明,蔡乐军,陈南南,黄平,李芳涛.基于室内试验的四川峨眉—汉源高速廖山隧道碳酸盐岩溶蚀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1,32(4):73-84.
作者姓名:李华明  蔡乐军  陈南南  黄平  李芳涛
作者单位:1.四川乐汉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峨眉山 614000
基金项目: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工程科研项目(LH-HT-45)
摘    要:廖山隧道是峨汉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隧址区岩溶地质条件复杂,为了深入研究隧址区碳酸盐岩的溶蚀特征,文章以隧址区中生界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典型白云质灰岩、灰岩及钙质泥岩试样为研究对象,开展静态溶蚀试验,定量分析了碳酸盐岩溶蚀速率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定性探讨了扫描电镜下试样溶蚀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20 ℃、1 atm、乙酸溶液、pH=5.30、静态溶蚀),隧址区雷口坡组灰岩溶蚀速率约3.48 mm/a,白云质灰岩溶蚀速率约1.57 mm/a,钙质泥岩溶蚀速率约0.90 mm/a;(2)碳酸盐岩的溶蚀受矿物组分及溶蚀环境控制,相同溶蚀环境下,溶蚀速率与方解石含量呈正相关,与白云石含量及溶蚀介质PH值呈负相关,总体上具有灰岩>白云质灰岩>钙质泥岩的特征;(3)有机酸与无机酸环境下灰岩溶蚀速率差异不大,总体趋势相同,而中性盐溶液与碱性环境则对灰岩溶蚀起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碳酸盐岩具有优先沿矿物成分、岩石微结构选择性溶蚀的特征,主要矿物含量的不同也使得碳酸盐岩的微观溶蚀过程存在一定差异。

关 键 词:廖山隧道    碳酸盐岩    溶蚀速率    溶蚀特征    静态溶蚀
收稿时间:2020-10-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