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蜈蚣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
引用本文:胡培远,李才,苏犁,张红雨.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蜈蚣山印支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黑云母^(40)Ar-^(39)Ar年龄[J].中国区域地质,2012(6):843-851.
作者姓名:胡培远  李才  苏犁  张红雨
作者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澜沧江地区吉塘群解体的构造意义》(批准号:41072166) 致谢:参加野外工作的还有徐锋、董永胜、杨韩涛老师和吴彦旺、解超明、王明、张修政等同学.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摘    要:本松错岩基是羌塘中部规模最大的花岗岩复合岩基,面积超过1800km2,由石炭纪、三叠纪和侏罗纪3个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岩体组成,记录了羌塘中部不同时期的岩浆活动,是研究羌塘盆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蜈蚣山花岗岩位于本松错复合岩基北部,前人认为其时代为侏罗纪,但是近期在蜈蚣山地区侏罗纪花岗岩中发现有少量印支期花岗岩出露,岩性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和二长花岗岩,可能为侏罗纪花岗岩的捕虏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与区域内其它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类似,共同构成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同碰撞—后碰撞岩浆弧。此外还对花岗片麻岩片麻理中的黑云母做了40Ar-39Ar测年,获得了175.8Ma±1.1Ma的定年结果,与其围岩侏罗纪花岗岩年龄相近,推测花岗片麻岩是印支期花岗岩受后期侵入的侏罗纪岩浆改造后的产物,本松错复合岩基应当是中酸性岩浆岩多期侵入的产物。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羌塘  本松错复合岩基  同碰撞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