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俯冲带地区压扭断裂型地震触发滑坡及其剥蚀厚度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引用本文:许冲,徐锡伟.俯冲带地区压扭断裂型地震触发滑坡及其剥蚀厚度空间分布规律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2,20(5):732-744.
作者姓名:许冲  徐锡伟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35)和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特大地震危险区识别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2012BAK15B01)
摘    要:2010年1月12日海地MW 7.0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我们基于GIS与遥感技术构建了3类详细完备的海地地震滑坡编录图,分别为单体滑坡面分布数据,滑坡中心点位置数据与滑坡后壁点位置数据。结果表明海地地震触发了30828处滑坡,这些滑坡大致分布在一个面积为3192.85km2的区域内,滑坡覆盖面积为15.736km2。基于滑坡中心点密度(LCND)、滑坡后壁点密度(LTND)、滑坡面积百分比(LAP)与滑坡剥蚀厚度(LET)这4个衡量指标,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地地震滑坡及其剥蚀厚度与地震参数、地形参数、公路参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与坡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存在大致的正相关关系; 与距离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水系存在大致的负相关关系; 滑坡沿着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的统计结果表明,震中以西距离震中22~26km与8~12km的区域,与震中以东距离震中6~18km的区域是地震滑坡易发区域; 斜坡曲率值越接近0,也就是坡面较平的斜坡越不容易在地震条件下发生滑动; LCND、LTND、LAP与LET高值对应的高程区间为200~1200m; 滑坡发生的优势坡向为E方向; 滑坡的发生与距离震中、距离公路没有太明确的关系。

关 键 词:海地地震滑坡    编录图    滑坡点密度    滑坡面密度    滑坡剥蚀厚度    统计分析
收稿时间:2012-05-25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