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下水中酸性污染羽的自然净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引用本文:徐海珍,高艳丽,李国敏.地下水中酸性污染羽的自然净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3,21(6):926-931.
作者姓名:徐海珍  高艳丽  李国敏
作者单位:1.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45;
摘    要:酸法地浸采铀对铀矿层的地下水环境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当开采结束后将形成酸性地下水污染羽。为恢复含矿含水层的水质,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自然净化是一种较经济的方法,但是必须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本研究以某退役地浸铀矿采区含矿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方法来研究酸性污染羽在含水层中的自然净化作用。研究中使用PHT3D模型模拟污染羽的运移,模拟反应组分共12种、沉淀溶解矿物共6种,模拟时长为5a。模拟结果表明:酸性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形成了由方解石、Al(OH)3(a)和 Fe(OH)3(a)反应所控制的pH缓冲区;随着酸性污染羽的向下游高pH值地下水区域移动,方解石溶解与石膏沉淀反应可使SO42-浓度产生明显下降,其他主要金属离子污染物也有明显的自净作用。

关 键 词:地浸采铀    反应溶质运移模拟    酸性污染羽    PHT3D
收稿时间:2013-08-08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