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西部典型本底站黑碳气溶胶时空分布及来源分析
作者姓名:古钰鑫  朱彬  钱朋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1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003)
摘    要:基于2007—2018年4个代表性大气本底站(临安、上甸子、龙凤山和瓦里关)的逐小时黑碳(black carbon,BC)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开展中国东西部BC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利用黑碳仪模型和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分析法对比分析了各站点BC的来源类型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1)中国BC质量浓度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各站点BC多年平均质量浓度依次为临安站(3 553±2 336) ng·m-3]、上甸子站(2 045±1 918) ng·m-3]、龙凤山站(1 966±2 104) ng·m-3]、瓦里关站(455±380) ng·m-3]。(2)东西部4个典型本底站点BC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不同。东部站点为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而西部站点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再次之、秋季最低;东部站点BC质量浓度日变化以“双峰型”分布为主,西部瓦里关站呈“昼高夜低”的高山站特征。研究期内,各站BC呈逐年显著下降的趋势,体现了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3)BC主要来自液态燃料的燃烧(简记为“BCliquid”);受冬季采暖影响,夏季BCliquid大于冬季。(4)受亚洲季风影响,不同季节近地面风场对东西部站点BC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同,BC潜在来源也不同。东部站冬季潜在源区多在周边大城市群,高值区范围较大;夏季多来自各站偏南方向。西部瓦里关站夏季潜在源区为四川北部城市群,冬季为中国兰州附近和印度北部。

关 键 词:黑碳气溶胶  东西部  大气本底站  来源解析  时空演变
收稿时间:2023/2/21 0:00:00
修稿时间:2023/4/30 0:00:00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black carbon aerosols at typical baseline station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Authors:GU Yuxin  ZHU Bin  QIAN Pe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