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冬季湿球溶水的几点体会
引用本文:王玉珍.冬季湿球溶水的几点体会[J].气象与环境学报,1997,14(1):33-33.
作者姓名:王玉珍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气象局 12500
摘    要:冬季观测工作中涉及到湿球溶冰。即当温度低于0℃而高于-10℃且湿球结冰时,要进行溶冰观测,目的使湿球温度表的球表面保持一层厚度均匀的薄冰,进行正常的冰面蒸发,以保证湿度测定的准确性。如果博冰不当,会造成记录失真,甚至残缺。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一是溶冰过早。观测时,因溶冰过早冰层已经因蒸发而破坏,球部迎风面的纱布已呈半干燥状态,颜色变浅,甚至干了。使湿球示度值偏高,测得湿度偏大。二是溶冰太迟。观测时,湿球示度值不稳定,水银柱在OC左右迅速下降或上升,使湿度示度值也偏高。三是水温过高。溶冰时,…

收稿时间:1900-01-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与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与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