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贵州二叠纪栖霞早期铁、硫、铝矿成矿条件初析
引用本文:马忠魏.贵州二叠纪栖霞早期铁、硫、铝矿成矿条件初析[J].贵州地质,1984(1).
作者姓名:马忠魏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摘    要:栖霞早期是贵州铁、硫、铝矿的产出时期之一,含矿岩系及铁、硫、铝矿广泛分布于黔东、黔北地区,并已探明一些中、小型矿床提供开采利用。本文简述了含矿岩系及其矿产特征和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论证了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形成机制。栖霞早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和物源对这些矿产的形成与分布起着控制作用,均控制在黔北碎屑坪区,以潮坪及泥坪沼泽相为主,尤其以湘黔桂古陆西侧海湾地带、“黔中水下隆起”北侧及太白群岛周围等静水局限环境成矿最为有利。据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铁、硫、铝矿可划分为:(I)含菱铁矿—铁绿泥石—铝土矿;(Ⅱ)含菱铁矿—铁绿泥石;(Ⅲ)含绿泥石—菱铁矿—铝土矿;(IV)黄铁矿;(V)合绿泥石—黄铁矿—赤、菱铁矿等五个矿相区。按沉积学和沉积演化历史,将菱铁矿、铁绿泥石、黄铁矿和鲕、豆状赤铁矿、铝土矿的成因,分别归属于成岩层状及同生层状类型,为进一步找矿指出了方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