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风暴潮作用与古海蚀地形的高度
引用本文:王为,XU Liu-bing,黄山.风暴潮作用与古海蚀地形的高度[J].热带地理,2008,28(4).
作者姓名:王为  XU Liu-bing  黄山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研究所,广州510631
摘    要:华南海岸是中国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岸段,台风暴潮期间的波浪对基岩海岸的侵蚀作用自然也很强.但特大高潮出现的机率很小,只有天文潮高潮与台风暴潮同时出现时,暴潮波浪才会作用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且一次风暴过程中特大波浪出现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大波浪作用在高位的机会也很小.现代海蚀平台和海蚀穴一定是现代波浪(当然也包括风暴潮期间的波浪)在现代海平面上长时间作用的结果,但风暴潮的高潮位和大波浪不能形成相应高海蚀平台.对照按华南沿岸平均高潮位所推算的海蚀平台高度,在现代海面作用下的华南海蚀平台很难有3m以上的高度,在此高度附近或以上的古海蚀平台即不在现代海平面波浪作用范围之内,也不是风暴潮作用的结果,只能是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上升的结果.

关 键 词:海蚀平台  风暴潮  天文潮  重现期

The Action of Storm Surge and Formation of Ancient Marine Eroded Landforms
WANG Wei,XU Liu-bing,HUANG Shan.The Action of Storm Surge and Formation of Ancient Marine Eroded Landforms[J].Tropical Geography,2008,28(4).
Authors:WANG Wei  XU Liu-bing  HUANG Sh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