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地区富钴矿床成矿规律、成因类型与远景区预测
引用本文:张勇,丁建华,松权衡,张彤,邰彦德,孙景贵.东北地区富钴矿床成矿规律、成因类型与远景区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3(3):693-712.
作者姓名:张勇  丁建华  松权衡  张彤  邰彦德  孙景贵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4. 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5.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09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KK2105,KK21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193,DD20190606,DD20221694)~~;
摘    要:钴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于现代尖端技术领域中,因而部分国家将其列入战略矿产资源清单。钴矿形成的独立矿床较少,以共伴生矿床为主。我国是一个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资源保有程度严重不足。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并勘探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共伴生钴矿床,其中既有与Cu共伴生矿床,又有与Cu-Ni-Fe共伴生矿床。为此,需要进一步总结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从东北地区钴矿床分布和地质特征角度出发,初步厘定该区钴矿的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矿床、岩浆型矿床、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4类;其中,沉积-变质型和岩浆型矿床分布较广,主要产在古元古代辽吉裂谷区;结合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进一步圈定了28个远景区,包括A类远景区4个,B类远景区8个,C类远景区16个。建议4个A类远景区作为将来找矿勘查部署中优先重点关注的地区。

关 键 词:钴矿床  基本特征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评价  中国东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