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引用本文:赵娜,王建平,郭明建.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研究[J].第四纪研究,2022(5):1297-1310.
作者姓名:赵娜  王建平  郭明建
作者单位:1. 中国国家博物馆;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3.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0YFC15221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2019M660747)共同资助;
摘    要:兴隆遗址是长城以北裕民文化分期研究的重要遗址。作为坝上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出土遗物最丰富、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的遗址,其年代的确定不但有助于厘清古人类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时代,而且对研究中国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兴隆遗址发掘后,虽然其新石器文化层已通过14C方法进行了测年,但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文化层尚未进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在地层结构划分基础上,对兴隆遗址的TG01探沟的G5剖面(42°N,115°E;海拔高度为1398 m;剖面研究深度为106~361 cm)进行采样,共采集有11个沉积物样品,提取出粗颗粒(90~125μm)和细颗粒(4~11μm)两个粒级的石英,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对兴隆遗址探沟的不同文化层位进行年代测定,建立了兴隆遗址的整体年代框架。通过对两种粒级的石英的释光年代比较,得出细颗粒石英的所测年龄高于粗颗粒石英,高出年龄约为600~2000年左右,这可能是沉积过程的不完全晒退导致的。且基于粗颗粒石英的光释光年龄与14C年龄之间良好的一致性,...

关 键 词:光释光测年  粗颗粒石英  细颗粒石英  兴隆遗址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