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引用本文:黄永相,郭建夫,吴元奇,张建中.转基因水稻恢复系产量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6):79-83.
作者姓名:黄永相  郭建夫  吴元奇  张建中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88
摘    要:为探明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价值,选用6个转基因的水稻恢复系与多个不育系杂交,计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杂种一代的超父优势、超原种优势和单株产量竞争优势,并对其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转基因株系间的超父优势表现不同,整体上优势较明显的性状是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七丝软占转化后代的杂种F1普遍存在显著正向超原种优势,而E32转化后代所配杂种的超原种优势则较多表现为负值;产量竞争优势分析结果则表明转基因水稻选配优良组合几率并不比常规育种方法低,其中E10、EF38的杂种F1存在较强的产量竞争优势;对转化后代杂种F1的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性状依次为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

关 键 词:转基因水稻  产量构成性状  杂种优势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