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含钾地层的地球物理测井标志、判别模型与应用——以川中广安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陈科贵,李春梅,李利,黄羽,朱一鸣.四川盆地含钾地层的地球物理测井标志、判别模型与应用——以川中广安地区为例[J].地球学报,2013,34(5):623-630.
作者姓名:陈科贵  李春梅  李利  黄羽  朱一鸣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煤田地质局;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生产测井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 2011CB403002; 2011CB403005)
摘    要:长期以来, 钾盐层的测井识别都以放射性测井为主, 辅佐以其他常规测井方法。在没有其他含钾矿物影响的情况下, 运用效果良好。据地质资料显示, 川中广安地区为一杂卤石沉积区, 存在多个杂卤石层。除此之外, 该地区亦存在泥岩、泥质云岩、菱镁矿泥岩及火山凝灰岩等含钾岩石, 均具有较高放射性, 给利用放射性测井划分杂卤石层带来了一定困难。针对多种含钾岩石在各测井曲线上的差异, 本文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综合分析法、测井曲线重叠法、交会图分析法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判别模型等识别杂卤石层, 并对川中广安地区不同构造上的多口井进行了杂卤石层划分。对比录井资料, 效果良好, 验证了方法及模型的实用性。对杂卤石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统计, 并对其分布层位、有效厚度进行了总结, 探索了川中广安地区杂卤石分布情况, 拓展了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钾盐勘探中的运用。

关 键 词:杂卤石    测井标志    判别模型    分布层位    有效厚度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