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渤中凹陷南部东二下段沉积体地震反射特征及沉积模式
摘    要:东营组沉积时期,渤南低凸起发育大面积的花岗岩,母岩类型好,供砂能力强。在郯庐大断裂活动的影响下,其坡折带及前方形成独具特色的沉积异常体。依据三维地震等资料,东二下段沉积早期,受继承性古沟谷与其前方断隆的共同限制,在渤南低凸起北部的坡折带古沟谷内发育4期限制性三角洲,以中弱振幅的平行-亚平行反射与杂乱的蠕虫状反射为主。东二下段沉积晚期,限制性三角洲将沟谷填满,由限制型向非限制型转化,坡折带上不发生沉积,其主要功能为沉积物的搬运过道,在靠近洼陷的中心部位发育3期辫状河三角洲,以中弱振幅的平行-亚平行反射与中强振幅的高角度前积反射为主。洼陷内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的物源可以有2种来源:(1)限制性三角洲遭受侵蚀提供的再沉积物源;(2)渤南低凸起母岩带提供的粗碎屑,过道坡折带堆积在洼陷内部。渤中凹陷东二下段异常体的结构特征与空间展布与渤南低凸起北部坡折带的结构与演化密切相关,为坡折带的"源-渠-汇"体系研究、裂陷盆地演化过程中斜坡折带的沉积充填演化及渤海海域东营组三角洲的详细解剖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