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碳酸盐岩中的鸟眼构造及其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叶德胜,王恕一.碳酸盐岩中的鸟眼构造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89,9(4):36-43.
作者姓名:叶德胜  王恕一
作者单位:地矿邵05项目工程处,地矿部无锡中心实验室
摘    要:鸟眼构造是指碳酸盐岩中毫米级大小的(常为1—5mm)、扁平至球形的、多呈定向排列的孔隙。它们常为亮晶方解石或硬石膏等所充填或半充填。因其形态似鸟眼,故称鸟眼构造;又因它常成群密集出现,故又称窗孔构造。由于它常可作为鉴别沉积环境的标志(这些沉积环境常会有地层圈闭油气藏);同时在未被充填时,又作为储集空间,因而研究鸟眼构造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伊林(Illing,1959)详细研究了鸟眼构造,提出了可能的6种成因:(1)灰泥中的水滴;(2)灰泥中的气泡;(3)收缩;(4)藻类;(5)硬石膏;(6)成岩过程中的重结晶,并指出以收缩和气泡成因为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