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区古河道型铀矿床
引用本文:马尔科夫C.H. 等.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区古河道型铀矿床[J].铀矿地质,2002,18(2):65-76,88.
作者姓名:马尔科夫C.H.
作者单位:俄罗斯“青山”国营地质企业,叶卡捷琳堡620144
摘    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3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古河道型铀矿化发育区(外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的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和铀成矿条件,指出切割到基底的古河道型铀矿床,既可产于跨地区的造山周围,也可产于活化的年青地台和古老地盾,既可形成于干燥的气候条件,也可形成于潮湿的气候条件。古河道型铀矿化可以从含矿层的沉积开始一直延续到被泥岩层或玄武岩层完全封盖。古河道的后成氧化分带有两种形式:氧化带-铀矿化带-原生灰色岩石;氧化带-氧化铁再沉积带-漂白带-原生灰色岩石。古河道型铀矿床具宽广的元素谱,这主要是与含矿围岩富含有机质和在氧化带尖灭处存在各种地球化学障有关。

关 键 词:古河道型铀矿床  后成氧化分带  地球化学障  俄罗斯  成矿条件  造山带  西西伯利亚  外贝加尔地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